陜西來上海旅游的文佳準備給朋友帶一份有上海特色的紀念品,跑了好幾個知名的文化創意園區,居然沒找到一件稱心的東西:“全都大同小異,沒特色! 兩會會場里,許多代表委員也有這樣的感覺。如何改變?代表委員紛紛提出建議。 創意產業別做成房地產 據不完全統計,上海目前有授牌的文化創意園區近80家,未授牌的多達300余家。李邦俊代表參加上海創意園區調研時發現,部分園區建設一哄而上,簡單建設后就“招商引資”。 邱孟瑜委員表示,上海許多文化創意園區大同小異,產業項目、文化內容以及載體建設同質化嚴重。而樂家珍等代表則發現,有的文化設施選址偏僻,交通配套較差,市民很不方便。 “文化創意園區不能當作房地產業來做!痹瑒偽瘑T、田偉生委員建議:“政府要營造一種氛圍,一種文化得以發展繁榮的環境,而不是鼓勵文化企業、單位爭項目! 重視內容注入“靈魂” 朱利民代表住在徐家匯,常經過上海體育場:“每年比賽沒多少,能不能讓群眾組織也利用這些場館?”同樣在徐家匯周邊,葉辛代表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:“有跳交誼舞的,跳健身操的,做廣播操的,這些地方晚上6點半到9點之間很擠! “上海要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,雖然硬件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內容!苯Q笪瘑T表示:“我們到巴黎,在機場就能看到名畫、看到各類演出的海報,而我們從自己的機場一下來,只能看到廣告!绷_懷臻代表認為,文化建設,“場所只是外殼,內容才是靈魂!瘪R瑜代表建議,在文化投入中,要加大對軟件的投入。 有形舞臺之外也要無形平臺 “‘達人秀’這樣的競爭性節目為什么這么火?因為中國民間草根最優秀的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走進人民大會堂!眲⑿↓埖却碚J為,文化建設除了提供一個看得到的有形舞臺之外,還要提供一個無形的平臺,鼓勵參與者看到成功的可能性。 “我接觸的一些文化人才,在北京即使住地下室、吃盒飯也愿意留下來搞創作。如果要引進到上海,他們就會開條件,講收益。兩個城市的差別在哪兒?”愛新覺羅·德甄代表提到了自己的困惑:“關鍵還是讓他們有種‘一定能做成事’的感覺,這種感覺就是一個發展的平臺,這個平臺除了文化場所,還需要政府給予更寬容的態度和政策! 要打造“無形平臺”,還要營造一種氛圍。王麗萍委員表示,文化建設,“人”才是關鍵因素:“比如說安福路可以打造話劇一條街,除了話劇中心,還可以有其他用來排練、演出的小型場地,交流的地方! |